回到台灣重新執業已經有1年半的時間 ,
這段日子遇到很多很信認我的好客戶 ,
他們願意把生平中的第一棟房子交給我來設計 ,
對我而言雖能駕輕就熟 ,
但對客戶來說卻是生平中的首次 .
為了解釋美式風格中所運用的各種元素 ,
我不厭其煩的重覆這些技巧 ,
目的就是要引導客戶欣賞不一樣的室內美感 .
在出國前我的作品和大多數的室內設計師一樣 ,
地板不是抛光石英磗就是大理石面 ,
客廳的主牆不是木作電視櫃就是大理石櫃 ,
照明除了間接照明之外就是光彩奪目的水晶吊燈 ,
不是現代極簡就是低調奢華 ,
大多數的人一直到今天為止 ,
還是把自家住宅用豪宅的規格來設計 .
而室內設計的風格選擇似乎只剩下 ,
所謂的低調奢華或是現代極簡 .
翻開國內的設計雜誌或是平面媒體 ,
也都一味報導這樣的調性 .
我並不是對低調奢華或現代極簡不肖或是存有敵意 ,
只不過大家忽略了 [家] 最基本的組成要件 ,
應該是以 [人] 為出發點而不是物 ,
家是呈現整個家庭的價值核心 ,
而非個人的財富象徵 ,
更不是室內設計師的實驗場所 .
在溫哥華接案時最常問客戶的一句話是 ,
[請問 ; 您有沒有什麼收藏我需要注意的 .]
回到了台北我不得不改口問 .
[請問 ; 您需要多大的空間做收藏.]
前者是價值的收藏 ,
後者為價格的收藏 ,
二者的差異性極大 .
在溫哥華的這幾年我學會了如何做取捨 ,
當中包括了對工作的取捨 ,
也對人生觀念的拾取 ,
在我們室內設計的領域中存在著許多的矛盾之處 ,
比如說 ;
我們把大筆的金錢花在 [如何增加收藏空間] ,
而不願意讓空間留白 ,
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 .
又比如說 ,
花大筆的錢做噴漆處理 ,
卻不願意買幾幅有質感的油畫掛在牆上 .
又比如說花了錢買了一張實木餐桌 ,
卻在桌面鋪上玻璃板或是透明桌墊 .
當你買了實木餐桌不就是熹歡那種自然溫潤的質感嗎 ??
不就是要用你的手去觸摸實木獨有的手感嗎??
在去加拿大之前我會小心翼翼的維護我的牆面整潔 ,
但是 ;
現在我~~~不會了 ,
我不會很刻意的去維護它 ,
因為 MAGGIE 教會了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那就是 ~~~ 留下回憶 .
我們利用各種方式留下成長的回憶 ,
DC 或是 DV 是最多人使用的工具 ,
牆面也是如此 .
我們搬到新家來不到六個月的時間 ,
MAGGIE 已經在牆面上留下一些屬於成長的 [記錄] ,
我並不會去責備她 ,
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消耗 ,
當然牆壁也不例外 ,
而且她留下的是我們共同的 [記錄] 或是 [回憶] ,
雖然當下會覺得不捨 ,
往另一方面想 ,
我在小時候還不是這樣 ,
為什麼我辦不到的事情卻要求 MAGGIE 遵守呢 ??
當我們看到 MAGGIE 在牆上畫的小人偶或是小愛心時 ,
我們知道 MAGGIE 是有她的想法 ,
那也是情緒的一種抒發 ,
二年後我會引領她捲起袖子拿起油漆刷 ,
和老爸一起油漆牆壁 ,
換一張新的 [畫布] 讓 MAGGIE 在不小心時有地方可以圖鴨 .
不管是美式風格或是美式鄉村風格 ,
所花費的金錢其實並不多 ,
但要花的時間卻不少 ,
原因是美式風格在台灣算是小眾市場 ,
所以商人不願意做賠錢的生意 ,
這時就要耐心的上網搜尋再加上耐心的等待 .
然而美式風格的另一個特色是 ~~~ 自然不做作 ,
說明白一點就是 HANDMADE ,
而這個 HANDMADE 所指的不是師傅的手工 ,
而是屋主自己的 HANDMADE ,
雖然自己做出來的東西不比老師傅精緻 ,
但是那種質樸可能只有自己才做得出來 .
這才叫做自然不做作 .
美式風格的元素運用包山包海 ,
只要你能想到的都能容入 ,
差別只是在於技巧上的運用 ,
當然物件本身的風格也是關鍵之一 ,
你總不能把五股麗力傢具的台式沙發硬塞進美式風格中 ,
那是行不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