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問我有關移民的問題 ,
在此我特別花了一些時間把這其中的甘苦和大家分享 ,
也算是我 [回首溫哥華的來時路] 吧!!
移民很容嗎??
只要你符合加拿大政府的幾項要求 ,
其實要移民加拿大確實是不太難 ,
申請移民的方式簡略三種途徑如下 ,
第一種 ; 投資移民 ,
簡單講就是花錢買門票入場就行了 ,
第二種 ; 技術移民 ,
簡單講就是以工作技術取得入場資格 ,
第三種 ; 省提名計畫
前二種都是聯邦政府的移民方式 ,
第三種是屬 [省級] 自辦的移民方式 .
細節不在這邊多講 ,
對於有意申請移民的網友請自行連結 ,
加拿大移民局 http://www.cic.gc.ca/english/index.asp
在這裡我先探討有錢人移民的目地是什麼 ,
因為大家都知道 ,
他們也不會來問我工作好不好找 ,
小朋友的學區如何 ,
溫哥華那一區較優......等等實際生活上的問題 ,
因為這些只要有錢都不是問題 .
在溫哥華的有錢人流行的二句里語 ,
好山 , 好水 , 好無聊 ,
等吃飯 , 等太陽下山 , 等報紙 ,
等吃飯 = 可以和朋友聚餐話家長
等太陽下山 = 晚上就可以睡覺 , 一天又過去了
等報紙 = 等世界日報或其他的中文報紙關心一下華人世界的新聞 .
再再說明了有錢人的寫照 .
至於那些沒錢的人就無法移民了嗎??
錯 , 大錯 , 特錯 ,
以現在加拿大政府的經濟實力來看 ,
加國政府不缺錢 ,
因為他們的幣值早就比美金值錢了 .
他們現在是缺人 ,
特別是缺有用的技術人員 ,
由其是男性護士 ,
據我所知男性護士從遞件到收到風葉卡 ,
快的話 3 個月最慢半年就可以報到 .
其他例如卡車司機或是鐵路司機 ,
蓋房子的技工如天車駕駛員 ,
或是託嬰保姆 ,
這些基層的技術人員加拿大政府愛死了 .
在台灣申請的技術移民 99% ,
都在本國還有很不錯且穩定的工作 ,
一但拿到加拿大政府核發的風葉卡多則半年內報到 ,
快則二個月內報到 ,
為什麼報到的時間會差那麼多呢??
原因是端看你申請的技術類別是不是加拿大政府目前最欠缺的那一類 ,
如果是的話那就恭喜你了 ,
趕快把沒有休完的年假一次休完 ,
眾多親朋友好天天聚餐把酒言歡為你的人生展開新的旅程 .
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你又 [反症] (意指 : 半夜吃西瓜) ,
想想~~~在台灣的工作又不是不好 ,
去到加拿大又要重新來過為的是什麼??
為自己還是為了下一代 ,
於是乎又開始天人交戰了起來 .
有些人想出了二全其美的妙計 ,
先把太太和小朋友送過去 ,
先生繼續在台灣燒肝賣命 ,
看似不錯,
但時間久了我相信一半以上的男人在台灣有小三 ,
而遠在加拿大那一頭的老婆也展開了 [新的世界] ,
我不是危言聳聽 ,
而是我親身經歷看過太多這類的事情一直不斷的在上演 .
不要告訴我有 SKYPE 有 IPHONE 可以維繫二人的情感 ,
有錢人會因為有錢而外遇 ,
因為有錢可以養得起小三 ,
沒錢人會因為寂默而外遇 ,
因為夫妻二人分隔二地 ,
夫在台灣上班工作 ,
但工作難免有低潮有不如意 ,
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太太如何給予適度的關懷及安慰呢??
之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 ,
或是遠親不如近隣的道理大家一聽就明白了 .
如果你申請移民是為了把老婆拱到地球的另一半 ,
這倒是不錯的方法 ,
表面上你會是眾人眼中了不起的丈夫 ,
會是岳父岳母心中的好女胥 .
其實有沒有錢跟搞外遇養小三並沒有直接的關連 ,
那重點在那點呢??
答案是在【家庭的核心價值】.
是夫妻二人同心協力共同攜手走入另一個【天堂】,
(溫哥華曾多次被聯合國評定為 - 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而不是丈夫在台灣盡 [賺錢的義務] 供應加拿大的妻兒花用 ,
如此這麼簡單的事情而以 .
當年我在離開台北的時候也是嚮叮噹的上班族 ,
和現在絕大多數的 [風葉卡爸爸] 一樣 ,
有著一份令人稱羡的工作 ,
工作滿分 ,
生活滿分 ,
但家庭觀念卻是0分 .
我想和我一樣的人不在少數 ,
問題是出在台灣的教育和台灣的環境 .
那時候的我 9:00 上班 17:30 下班 ,
18:20 健身房報到 21:30 回家 ,
10:00 吃宵夜看電視 ,
01:00 上床睡覺 ,
以上是我每個星期一到星期四的生活 ,
星期六還有特別加強版之健身房社交活動 ,
如此安逸的生活卻跑到溫哥華捲起衣袖 ,
拉起褲管跪在地上幫人釘地板 ,
架起三層樓高的鋁梯幫人釘屋頂清排水槽 ,
當工地裡的雜役 ,
隨後跟木工師傅學習木構造建築維修 ,
晚上利用時間到學校拿課上室內設計 .
我是到了溫哥華之後才慢慢的體會到家庭的核心 ,
真的很慚愧 ,
花了好多的精神和時間我才在地球的另一端體會到 ,
我有一個真實而完整的家庭 .
想起那段在溫哥華的日子真的是我人生中最充實的一段 ,
也是最精彩也是最值得回味的一段 ,
雖然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要斤斤計較 ,
但精神生活層面的豐富和滿足不是凡人能及的 .
所以當我在 YAHOO 新聞中看到有些國家的 GDP 比我們低很多 ,
但人民的快樂指數比我們高很多時 ,
我一點都不意外 ,
因為我也曾經過過那種生活好幾年 .
一直到現在經常回想起在溫哥華的那幾年 ,
從來沒有任何一段的人生是如此的真實又有樂趣 ,
我記得 MAGGIE 每一個微笑 ,
也記得 MAGGIE 的每一滴眼淚 ,
更記得老婆 MAGGIE 和我三個人同擠在一張雙人床上 ,
也記得我們為了每 50 元的床墊車開半個小時 ,
也記得夜深人靜時全家人的呼吸聲 ,
我們珍惜每一個從 [車庫拍賣] 中買回來的鍋碗飃盤 ,
有些餐具我們還特別打包運回台灣 ,
直到現在還在使用中 .
我們也珍惜從二手商店中買回來的每一件衣服 ,
有些衣服可能是過了好幾個 [第二手] ,
雖然是當工作服在穿 ,
至少有些衣服現在也還在我的衣櫃中 .
有許多 [風葉卡爸爸] 裸足不前的最大原因是在於 [彎不下腰] ,
此話怎講呢??
這些 [風葉卡爸爸] 在台灣或許都有很好的工作或是頭銜 ,
在公司中基本上都是主管或是課長以上的階層 ,
要他們到加拿大 [重新] 開始他們會受不了 ,
他們會認為沒有自尊 (例如像我一樣跪在地上釘地板) ,
或是受到屈辱之類的 (木工師傅交代的事情沒有做好而挨駡) .????
所以問題不在於加拿大的環境 ,
而是在於你自己本身 .
不要排拆 [車褲拍賣] 更不要排拆二手商店 ,
所謂入境要隨俗 ,
當你穿上從二手商店買回來的潮 T 或是夾克時 ,
那才是真正的愛地球 ,
想想紐約的時尚名模都早就開始從二手商店中找尋適合的衣物時 ,
你還在ㄣ什麼啊!!
時代以經不一樣了 ,
在台灣的公司當慣了經理 ,
到溫哥華當一下超市的結帳員有什麼不好的 ,
不但買東西有員工折扣 ,
而且有試吃產品可拿回家當晚餐 ,
最重要的是 ,
可以和正妹或是熟女哈啦聊個幾句 ,
沒有人會客訴你吃豆腐亂搭訕 ,
人家反而會覺得你親切又有禮貌 .
當台灣的同事或親友問起您在溫哥華的工作時 ,
你大可告訴他們你從事的是 [財務稽核] 之類的 .
換成是我我可是會大大方方的告訴他們我是 [收銀員] ,
或是油溙工人 ,
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
這才叫做勇氣 ,
這才叫做胆識 ,
要不然就嗆你的同事 [要不然你來做做看啊!!]
光是要移民他們就沒有勇氣了 , 說不定!!
在台灣的社會我們常用草莓族來比喻年輕一代的人 ,
換個場景換個角度 ,
我們把這些 5 , 6 年級生丟到加拿大的環境中 ,
他們是不是也變成了草莓族呢??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
加拿大是一個多種族多文化的國家 ,
當然官方還是以白人社會居首 ,
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
反正我們移民又不是要去選國會議員或是選加拿大總理 ,
所以這一方面就不重要了 .
那你一定還會問我有關種族歧視的問題是否嚴重 ,
我只能告訴你和台灣相比好多了 ,
因為溫哥華除了來的亞太地區的移民之外 ,
還有為數不少的歐洲人 ,
所有的外來移民都會和自己的 [族人] 形成生活圈 .
當年我居住的地方隔沒幾條街就是希臘區 ,
就我所知還有義大利區 ,
日本人生活圈
韓國人區 ,
印度區 ,
香港區 ,
而中國城更是少不了的觀光市集 ,
但千萬不要住在那裡 .
而近年來中國人到溫哥華炒樓 (從 2004 就開始) 後 ,
白人又開始不在喜歡亞洲人 .
他們炒樓之離譜的絕對超乎所有台灣人的想像 ,
有空我會再寫一篇有關 [中國人在溫哥華的購屋實力] .
如果你申請移民的目地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下一代 ,
那~~~
看完這一篇文章您就要馬上打包閃人了 ,
我說的是 [馬上] ,
連辭呈都省了吧 .
因為您的目標是偉大而正確的是為了 [下一代] .
我們當父母的常掛嘴邊的那句話 ,
為了下一代我可以犠牲 ,
那就走吧~~~
明天就可以訂單程機票後天就走人了 ,
拿出你的決心和毅力 ,
為了您的下一代和我一樣跪在地板上釘釘子 ,
或拿者油溙刷為人油溙 ,
甚至幫隣居修剪草皮花木賺取時薪 10 - 12 元都是了不起的事情 .
看到這裡您或許又要遲疑了 ,
21 世紀是華人的天下中文很重要 ,
要先把中文唸好底子打好再過去吧??
去~~~
您不知道在溫哥華有台灣人辦的 [慧文中文學校] ,
或是中國人辦的 [孔子學堂] 嗎?
或許您真的不知道 ,
但現在您知道了吧!!
看你是要學繁體中文還是簡體中文任君選擇 .
如果一個星期二個小時的正規課程不夠的話 ,
還有 [南陽街] 的課程可供您選擇 ,
(在溫哥華真的有南陽街補習班在 41 街)
或是聘請家教都可以 ,
承如上一段所說的加拿大是一個多種族文化的地方 ,
比台灣有趣多了 .
說真的如果是為了小孩我真的勸您趁早去吧!!
人類對新的環境適應能力而言 ,
年紀愈大愈是不利 ,
由其是到了國中以後 ,
您總不希望您的小孩是屬於無法融入同齊的生活 ,
而需要特別被輔導的那一個 [外國學生] 吧 ??
我曾在讀者文摘中看到一句話 ,
[人們總是習慣生活在熟悉的地獄中 ,
也不願意嚐試天堂的新生活] .
我沒有那個意思指加拿大是一個天堂 ,
因為同樣在 5 年級移民的生活圈中也有一句里語 ,
溫哥華是小孩的樂園 , 老年人的天堂 , 年輕人的地獄 ,
這句話說的很貼切 ,
不分任何種族不分貴賤 ,
因為加拿大是社會福利的國家 ,
你的小孩上學基本上是不用錢的 ,
你家的小孩是由政府出錢由您代養 ,
因為加國政府每個月會給您的小孩一筆 [牛奶金貼] ,
這筆錢可能和我們台灣的中低收入戶的補貼款差不了多少 .
有這麼好的福務利當然是依靠稅收而來的 ,
一般而言上班族每年應繳交的最低所得稅大約是 30% 左右 ,
換句話說您賺 100 元就要繳給政府 30 元就對了 ,
如果您有任何的海外收入都要依法申報 ,
萬一被查到沒有申報可是罪得很重的喲 .
好了我花了大約三個小時完成了這篇鉅著 ,
希望對 KATH 有一點點參考的價值 ,
也希望有打算申請移民到加拿大的人有一點點的可閱讀性 ,
當然 ;
因為我的體力及篇幅有限(其實篇幅是無限的 , 但體力真的撐不住了) ,
這一篇只是我回首溫哥華生活的心得側寫 ,
有時間有機會我會再寫一些回憶錄 .